颠覆传统,跳出舒适区!英格兰球员大规模出海

足球周刊

本文字数|3886字

建议阅读时间|12分钟

导语

凯恩、拉什福德、祖德·贝林厄姆、格林伍德……传统上习惯“脱欧”的英格兰球员,大规模闪耀于英超之外的舞台,掀起了“出海”的浪潮。

“如果你是在我刚去拜仁慕尼黑的时候问我,我会说,我肯定会回英超。现在我在这里效力了几年,我会说,这种想法已经淡了一点。当然,我也不会说我绝不回去。”总有英格兰媒体惦记着凯恩重返英超打破希勒260球纪录的话题(凯恩213球),而凯恩目前似乎处于“乐不思蜀”的状态。

也难怪凯恩觉得“此间乐”,在拜仁经历过火力全开却四大皆空的处子季、破荒圆梦捧得德甲冠军的第二季之后,本赛季开局14场刷出22球3助攻、帮助球队14战全胜的恐怖数据,在个人表现上比肩同样赛季起跑即狂奔的姆巴佩、哈兰德等人,媲美拜仁巅峰期的莱万多夫斯基,甚至直追梅罗鼎盛期的数据。既能在顶尖舞台上自由挥洒,又能随队冲击各类冠军,如此凯恩,何必心急重返英超?



纵横四海

凯恩在德甲的发挥独一档,但作为英格兰球员在此却并不孤单。今夏多特蒙德购入祖德·贝林厄姆的弟弟乔布,希望其复制哥哥的成功,又从切尔西买断借将丘库埃梅卡,勒沃库森则从利物浦引进匡萨,三位英格兰国青球员/前球员(匡萨已是成年队“大国脚”)都处在有起有伏的成长过程之中,但无疑都拥有更进一步的潜质。

西甲赛场上的三狮国脚比德甲还多。祖德·贝林厄姆在皇马处子季进阶为当世顶流球星,于2024金球奖评选中高居第3(2005年兰帕德、杰拉德以来排名最高的英格兰球员),他上赛季和皇马一同下滑,本赛季初一度伤停,复出后需要在哈维·阿隆索帐下重寻与姆巴佩、维尼修斯合理配搭的方式,对尤文图斯和巴塞罗那的连场进球正在证实他的复苏。而今夏世俱杯前加入皇马、与贝林厄姆成为国家队和俱乐部双料队友的亚历山大-阿诺德,尚未站稳脚跟便遭遇伤停,梦寐已久的白衣生涯并未按照想象的方式展开。

第926期《足球周刊》预售开启

相比皇马双英、在马竞也并未锁定首发的加拉格尔,今夏逃离曼联“炸弹小队”、租借巴塞罗那的拉什福德,才是当今西甲状态最火热的英格兰球员。在亚马尔领衔的巴萨主力三叉戟或伤停或低迷时,拉什福德已经施展冲击力,充当前场新爆点,贡献过欧冠对纽卡斯尔联和奥林匹亚科斯梅开二度、13场5球7助攻这样的回勇表现,发挥比上半年租借阿斯顿维拉时更具说服力。


英格兰球员小规模汇聚意甲也不是新闻。托莫里从AC米兰上一次意甲夺冠时就是防线中坚,洛夫特斯-奇克在红黑军团的新版中场里并非绝对主力,难以重现效力米兰首季进10球的状态,但依然凭借个人风格的独特性获得图赫尔青睐,时隔7年再次为英格兰队出场。今年尤文图斯(劳埃德·凯利)、博洛尼亚(乔纳森·罗)也纷纷添置了英格兰球员,升班马克雷莫纳还迎来瓦尔迪,令人期待38岁的莱斯特城名宿延续“草根传奇”。

凯恩的多年队友埃里克·戴尔在今夏离开拜仁后,自由加盟摩纳哥挑起防线大梁,初来乍到已经佩戴过队长袖标、主罚过关键点球。而在英格兰遭遇“社会性死亡”、离开曼联后重启生涯的格林伍德,才是法国赛场上的英格兰头牌,上赛季法甲打入21球成为联赛金靴(与金球奖得主奥斯曼·登贝莱并列),本赛季又上演过大四喜。有格林伍德如此成功案例,马赛今夏又迎来安热尔·戈麦斯、伊根-赖利这两位英格兰国字号选手,里昂也攒下梅特兰-奈尔斯领衔的3位英格兰球员,斯特拉斯堡则凭借与切尔西的兄弟球队关系,招揽到奇尔韦尔。


不只五大联赛其他四家,英格兰球员还“行销”其他舞台,可谓纵横四海。征战意甲4年的成熟中锋塔米·亚伯拉罕,租借土超贝西克塔斯成为其主力射手,直接在海外出道的阿奇·布朗,今夏跳槽费内巴切也在欧战闪光。当然,也有去往热门目的地的“淘金客”:不时有英格兰球员造访的美国大联盟,目前也有霍尔丁(科罗拉多急流)这类豪门旧将;前往沙特阿拉伯的潮流,英格兰球员也赶上了。伊万·托尼作为正当盛年的三狮国脚,去年加盟吉达国民,一年多下来赢得亚冠、沙特超级杯冠军,挣得高薪,为此牺牲国家队前途也在所不惜(转投沙特联赛后,他只为国出场过1次)。当然,托尼也有可以参考的先例——此前乔丹·亨德森转投达曼协作引发争议,此后辗转阿贾克斯直至今夏回归英超,依然能够在35岁高龄重返国家队。



“英伦入侵”

在刻板印象中,英格兰球员普遍并不热衷于留洋,明星选手更是倾向于“宅”在舒适区。纯数字而言,在西甲留下过记录的英格兰籍球员至今只有过31人,在西甲外援兵源地排行榜上排到20名开外,与三甲阿根廷593人、巴西318人、乌拉圭205人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。在法甲88人、意甲51人、德甲32人,也都是平凡的数字。这其中本赛季英格兰球员在法甲12人、在意甲9人、在西甲7人、在德甲6人,已属“留洋盛世”。

现代足球19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,此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散布到全球,英格兰人自然是这项运动的重要传播者。但英国作为现代足球发源地的地位、“日不落帝国”唯我独尊的传统心态,在这项运动中也流毒甚久,战后各国足球风格的大发展中,英格兰足球一度固步自封,本土球员也普遍不愿移师海外。


少有的例外出现在1970-1980年代,彼时英格兰足坛曾掀起一股球星留洋的小潮流。基冈在汉堡夺取队史第一座德甲冠军、成为欧冠亚军,个人完成金球奖连庄(1978、1979),书写过一段另类传奇。基冈的国家队搭档伍德科克,也在科隆有过两段不错的效力经历。三狮队史最早期的黑人国脚之一坎宁安,则作为皇马队史上第一位英格兰球员,为夺取双冠王立功。此后莱因克尔效力巴萨三年,留下西甲英格兰球员进球纪录(42球),赢得杯赛冠军,但联赛中始终被五连冠的皇马力压。雷·威尔金斯和马克·哈特利曾在AC米兰并肩作战三年,又在贝卢斯科尼时代开启后一同转投法甲。而霍德尔在摩纳哥加冕法甲冠军,瓦德尔在马赛夺取联赛三连冠、欧冠亚军,两人都被视为队史传奇。直至1990年代意甲“小世界杯”时代,都有加斯科因(拉齐奥)、大卫·普拉特(桑普多利亚等三队)、保罗·因斯(国际米兰)等名将在此建功立业。


但随着英超联赛草创之后全面发展,在现象级的商业化运作中促成众多豪门俱乐部财政实力愈发雄厚,一流英格兰球星逐渐趋于保守,将整个职业生涯留在英伦三岛成为绝大多数国脚的首选。像世纪之交几年间麦克马纳曼、欧文先后从利物浦转投皇马,都属于稀有案例。而贝克汉姆从曼联转投皇马,此后经由洛杉矶银河再到AC米兰、巴黎圣日耳曼谢幕,这段漫长的留洋之旅虽然颇有成果,但也附带着贝克汉姆商业帝国的拓展,纯属独特案例。像哈格里夫斯在加拿大出生长大、在拜仁慕尼黑出道、成为史上第一位从未在英格兰生活就为英格兰队出场的国脚,他的“留洋”就更是独家经历了。

整体而言,“盛年留洋的英格兰顶尖球星”这个群体,在漫长的时间里都不庞大。更多时候,三狮名将们是在生涯暮年去养老,而且普遍受贝克汉姆影响,将最后一站选在语言文化更有相通之处的美国,到大联盟谢幕然后很快重返英伦迎接退役后的转型,杰拉德、兰帕德、阿什利·科尔、鲁尼……大多如此。



时代之变

那么为何如今英格兰球员纷纷出走,诸多精兵强将也愿意投效海外豪门,潮流之汹涌甚至超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?可以说,历史的进程实际上影响了个人的奋斗。

对“Z时代”球员而言,其家族血统、成长背景都更为多元化,而在全球化影响、新媒体作用之下,他们对足球的认知普遍不再局限于英伦三岛,不少球员成长时的偶像便是从罗纳尔迪尼奥、梅西到内马尔这类从未效力过英超的球星,甚至对国外球队都有一定的认同感——今夏亚历山大-阿诺德加盟皇马、拉什福德加盟巴萨,都有儿时的憧憬作为伏笔。在心理层面走出“舒适区”,对他们来说难度比前辈小。

其他客观因素也在促成英格兰球员的留洋潮。普遍拥有强大财力的英超球队,为维持场上战斗力和场外影响力,需要持续更新各路明星强援,对成绩提出高要求,在这一背景下留给自家青训球员的锻炼空间并不算大——像曼城给了福登机会,就客观上压缩了帕尔默的成长空间,好在帕尔默把握住切尔西伸出的橄榄枝,换一身蓝衣取得更大成功。恰逢近年英格兰足坛在足总高屋建瓴的精英培养规划下、在各豪门显著提升软硬件水准的环境中,迎来人才大爆发,而且新生代球员风格上相比“传统英式”更为多元化,客观上更能够适应外来风格。


不少英超豪门与其他联赛球队建立合作关系,像切尔西经营“出租车”的年代,曾将大量年轻英格兰球员送去如同“卫星队”的维特斯锻炼。更多年轻人为寻求成长机会,不满足于频繁外租,而是直接转会,去到更愿意给年轻人空间的德甲、法甲,迎接考验。桑乔2017年17岁时离开曼城青训转投多特蒙德,最终成为了这条路线上的一座里程碑。

桑乔在黄黑军团出道并迅速成长为德甲一流选手,成为又一位英格兰联赛出场记录为零的三狮国脚,最终他4年时间就完成镀金,高价回流英超。多特蒙德此后甚至在祖德·贝林厄姆身上复制了这一成功,从英冠伯明翰购入新星,花3年时间打造为准巨星,1.03亿欧元出售给皇马。今夏黄黑军团将曼城青训背景、“加工”初有小成的吉滕斯高价卖给切尔西,可谓宣告加工英格兰新星的流水线正式建成,继续买下小贝林厄姆等人,只为延续成功。


桑乔、贝林厄姆的镀金成功,客观上证实新生代英格兰小将完全有能力适应海外环境,获得留在英伦可能不会有的成长机会。同期还有卢克曼(当时为英格兰U21球员,后来成年国家队选择尼日利亚)、赖斯·纳尔逊、瑞安·塞塞尼翁在德甲获得关键的锻炼,当然,也有奥克斯福德等人的发展不如预期,成为不可避免存在的“分母”。

被促狭媒体嘲讽为“农民联赛”的法甲,也在培养英格兰小将时出了一份力,曼联青训中场安热尔·戈麦斯在里尔成长为法甲助攻王、英格兰国脚,切尔西后卫特雷沃·查洛巴也在外租洛里昂时初次感受立足顶级联赛滋味,当格林伍德在此彻底重生,英格兰球员在法甲小规模聚集,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。而这又促使一种套路形成:更多英格兰年轻人愿意走出去,希望走青春路线的球队也有针对性地寻求英超新锐,包括直接从青年队引援——不只德甲法甲,意甲如今也有阿森纳青训出身的诺顿-卡菲(热那亚)、昔日切尔西小将安乔林(都灵)等人;预算有限的球队则可以从英冠“进货”,西班牙人今夏从布莱克本引进的多兰,首次出战五大联赛便有亮眼发挥,连失业1年半的埃亚里亚,也在升班马奥维耶多找到了工作。

意甲吸引到的英格兰新秀不算多——托莫里、洛夫特斯-奇克登陆亚平宁时已算不上“小将”——更多的是成熟甚至年老球员,从阿什利·科尔、乔·哈特、斯莫林、阿什利·扬到今年的凯尔·沃克、德利·阿利,不一而足。这些球员的发挥,也是参差不齐。不过这也进一步说明,“出海”的英格兰球员早已不限于寻求生涯跃升机遇的小将,而呈现为各年龄段的“自由行”。至少从足球的角度而言,英国“脱欧”了,英格兰球员却在“入欧”。


本文作者:严俊

本文原载于第925期《足球周刊》

发行日期:2025.10.25

文章内容有删改

图片源自网络

第925期《足球周刊》现货热销

附赠奥斯曼·登贝莱金球奖纪念图册

第924期《足球周刊》现货热销中

第922期《足球周刊》热销中


托马斯·穆勒拜仁生涯

典藏纪念画册《恒星》(限量版)预售开启


托马斯·穆勒拜仁生涯

典藏纪念画册《恒星》(典藏版)热销中